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
本文目录索引
-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2,计算机一共有几个发展阶段?
- 3,计算机分为哪四个发展阶段?
- 4,计算机一共有几个发展阶段?分别在那个年代?
- 5,划分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共有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电子 管计算机的时代,在1946年到1956年。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 ,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在1956年到1964年。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在1964年到1970年。 第四个发展阶段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是1970年至今。
2,计算机一共有几个发展阶段?
四个阶段一、 电子管计算机,特征: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单元。
二 晶体管电路电子计算机,特征:逻辑单元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内从大都是使用氧磁性材料制成的雌蕊存储器。
三 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逻辑原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
四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计算机逻辑器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按综合性能指标分类
一 高性能计算机,代表:“曙光”“深腾”。
二 微型计算机,代表: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超便携个人计算机。
三 工作站,代表:Wingdos\Pentium。
四 服务器,代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3,计算机分为哪四个发展阶段?
计算机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问世的。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一种学科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相提并论。人们根据计算机的性能和当时的硬件技术状况,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第一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 (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3)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4)没有系统软件,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2.第二阶段 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2)普遍采用磁芯作为贮存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3)开始有了系统软件(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出现了高级语言。 3.第三阶段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69年)主要特点是: (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从而使计算机体积小,重量更轻,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 (2)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取代了原来的磁芯存储器,使存储器容量的存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 提高,增加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3)系统软件有了很大发展, 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 多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4)在程序设计方面上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为研制更加复杂的软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4.第四阶段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至今) 主要特点是: (1)基本逻辑部件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体积,重量,成本均大幅度降低,出现了微型机。 (2)作为主存的半导体存储器,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外存储器除广泛使用软,硬磁盘外,还引进了光盘。 (3)各种使用方便的输入输出设备相继出现。 (4)软件产业高度发达,各种实用软件层出不穷,极大地方便了户。 (5)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网络把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多媒体技术崛起,计算机集图象,图形,声音,文字,处理与一体,在信息处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与之对应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实施当中。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宣布开始新一代计算机的研究。普遍认为新一代计算机应该是智能型的,它能模拟日的智能行为,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并继续向着微型化,网络化发展。 根据具体问题类型,进行步骤拆解/原因原理分析/内容拓展等。具体步骤如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4,计算机一共有几个发展阶段?分别在那个年代?
计算机一共有4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缺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软件方面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计算机应用在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辅助管理者提高决策水平,改善运营策略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具体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已成为当代计算机的主要任务。 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日益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值计算问题。在现代科学技术工作中,科学计算的任务是大量的和复杂的。 利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高、存储容量大和连续运算的能力,可以解决人工无法完成的各种科学计算问题。例如,工程设计、地震预测、气象预报等都需要由计算机承担庞大而复杂的计算量。
5,划分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是根据电子元件来划分的。 计算机的划代原则主要是依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不同来划分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电子管、电晶体、积体电路、超大规模积体电路等。 第一个阶段(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第二个阶段(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第三个阶段(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第四个阶段(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和磁芯作为主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 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作为外存储器。应用领域主要是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缺点:它的体积偏大、功耗很高和可靠性偏差,而且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其价格也昂贵,但是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