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公主结局,西汉平阳公主跟曹寿婚后的情况,哪些史料有记载?
本文目录索引
- 1,西汉平阳公主跟曹寿婚后的情况,哪些史料有记载?说详细一点。
- 2,宋英宗女蜀国公主的一些情况.
- 3,北宋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时期的公主有哪些
- 4,弄玉和萧史历史上有真人吗
- 5,北宋宋英宗到底有几个儿子?
- 6,宋英宗赵曙的子女
1,西汉平阳公主跟曹寿婚后的情况,哪些史料有记载?说详细一点。
平阳公主嫁于平阳侯曹寿之后,汉武帝登基,因其陈皇后一直未曾生子,所以平阳公主挑选了十几位美貌女子,准备献于皇上。后来汉武帝驾临平阳府,宠幸了一名歌女,就是后来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并且带走了卫子夫的弟弟、公主家的骑奴卫青。平阳卫子夫上车时,公主抚着卫子夫的背背鼓励道:“快去吧!此去皇宫,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好好吃饭养好身体。有朝一日富贵了,希望你不要忘了我才好。”之后,卫子夫果然步步高升,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也在对匈奴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使得大汉北方边境得以长治久安。
渚少孙的史记补述里载:汉匈大战之后,正逢平阳公主寡居,要在列侯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笑着说: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说: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了,他现在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了候,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汉武帝知道后,失笑道:当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现在他又娶我的姐姐,这倒是很有意思。于是当即允婚。时迁事移,当年的仆人就这样做了主人的丈夫。
此处仅供参考,因褚公所记史料与司马迁所记几乎处处矛盾~!平阳极可能是在元鼎年间嫁与卫青,而不是元朔五年或六年卫青官拜大将军时,汉书载的是元狩四年拜大司马后!
平阳公主死后,与卫青合葬,都陪葬茂陵
2,宋英宗女蜀国公主的一些情况.
魏国大长公主(1050年—1080年),宋英宗第二女,母高皇后。嘉祐八年(1063年),封宝安公主。宋神宗登基,进舒国长公主,后改为蜀国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诜。王诜母卢氏寡居,公主处之近舍,日致膳羞。卢氏病,公主自和汤剂以进。宋神宗厚待姊妹,所以仅主第池□服玩极其华缛。公主以不得日侍宣仁于宝慈宫,居常悒然。间遇旱,帝降损以祷,主亦如之,曰:“我奉赐皆出公上,固应同其傈戚。”宋神宗在太皇太后(慈圣光献曹皇后)丧礼期间,容貌憔悴,公主说:“吾与上同体,视此亦复保聊!”立散遣歌舞三十辈。 元丰三年(1080年),公主病重。公主生性不妒忌,王诜以是自恣,尝贬官。至是,宋神宗下令王诜复官,以安慰公主。太后前去探望公主,公主已经不省人世。后来公主大哭,久稍能言,自诉必不起,与太后相持而泣。宋神宗亲至探望,亲自为诊脉,亲持粥食之。公主因为宋神宗的缘故强为进食。皇帝赐金帛六千,并且问公主所须,公主只是感谢皇帝恢复王诜官职而已。第二天公主就逝世了,年三十。宋神宗未进食即驾往公主住所,远望大门就哭了。辍朝五日。追封公主为越国公主,谥贤惠。后进封越国大长公主,累次改秦国大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魏国大长公主。 公主好读古文,喜笔札,赒恤族党,大家都称赞她的贤惠。王诜不矜细行,甚至与妾室在公主身边发生关系,妾数次抵戾主。公主逝世后,乳母告诉皇帝,宋神宗下命穷治,杖八妆以配兵。公主葬礼后,谪王诜至均州。公主的儿子王彦弼,三岁时早夭 采纳哦
3,北宋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时期的公主有哪些
一般来说,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因蔡京建议,宋朝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号,宣布一律称“公主”为“帝姬”。这一制度维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复旧制。
好了,下面是:宋仁宗
长女 周、陈国大长公主(1038年—1071年)。原封福康公主,进封兖国公主,进封越国长公主 进楚国大长公主。 追封秦国 加周、陈国 改封庄孝明懿大长帝姬,母昭节贵妃苗氏。
仁宗十三女。徐国、邓国、镇国、楚国、商国、鲁国、唐国、陈国、豫国九公主,皆早亡。
秦、鲁国贤穆明懿大长公主(?—?),宋仁宗第十女,母周贵妃。嘉佑五年,封庆寿公主,进惠国公主。治平四年,进许国大长公主。下嫁吴越忠懿王之曾孙、右领军卫大将军钱景臻。改韩、周燕国大长公主。宋徽宗时,进秦、魏国大长公主。政和三年,更封令德景行大长帝姬。
衮国大长公主(1060—1084年),宋仁宗赵祯第十一女,母不详。嘉佑六年(1066年),封永寿公主。后进封荣国长公主。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邠国大长公主。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改鲁国大长公主。公主下嫁左领军卫大将军曹诗。公主生性节俭,于池台苑囿一无所增饬。十年夏天旱,曹氏家族以公主生日将盛具为寿,公主说:“上方损膳彻乐,吾何心能安。”悉屏之。公主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4年)逝世,年仅二十四,追封荆国大长公主,谥贤懿。升迁其二子曹晔、曹旼皆为领团练使。宋徽宗追封衮国大长公主,又改贤懿恭穆大长帝姬。
燕、舒国大长公主(?—1112年),宋仁宗赵祯第十二女,母不详。嘉佑六年(1061年),封宝寿公主。八年(1063年),进顺国长公主。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冀国大长公主。宋神宗元丰五年(1083年),改魏国大长公主,下嫁开州团练使郭献卿。上,进楚国大长公主。宋徽宗改吴国大长公主,进吴、越国大长公主,改秦、衮国大长公主。政和二年(1112年)薨,追封为燕、舒国大长公主,谥懿穆,复改懿物大长帝姬。
燕、舒国大长公主,帝第十二女也。嘉佑六年,封宝寿。八年,进顺国长公主。治平四年,进冀国大长公主。元丰五年,改魏国,下嫁开州团练使郭献卿。上,进楚国。徽宗改吴国,进吴、越国,改秦、衮国。政和二年薨,追封燕、舒国,谥懿穆,复改懿物大长帝姬。
宋英宗
魏、楚国大长公主(?—1085年),宋英宗赵曙长女,母不详。嘉佑八年(1063年),其父宋英宗登基封德宁公主。治平三年(1067年),进封徐国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师约。四年,进陈国长公主。公主逝世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追封燕国大长公主,谥惠和。元佑四年(1090年),追封秦国大长公主。宋徽宗追封为魏国大长公主,加韩、魏国大长公主,又改惠和大长帝姬
次女 魏国大长公主,母高皇后。嘉佑八年,封宝安公主(1050年—1080年)。宋神宗登基,进舒国长公主,改蜀国长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诜。公主逝世后追封越国长公主,谥贤惠。后进封越国大长公主,累改秦国大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魏国大长公主。
这个公主比较悲惨痴心http://baike.baidu.com/view/1123833.htm
三女 韩、魏国大长公主,与魏国大长公主同生。始封寿康公主,改祁国公主、卫国公主,下嫁张敦礼。进冀国大长公主,改秦国大长公主、越国大长公主、楚国大长公主,加今封。政和三年,改贤德懿行大长帝姬。宣和五年逝世。
四女 舒国公主,早亡
宋神宗
长女 周国长公主,母向皇后 封延禧公主 追赠燕国公主。元符末,改封周国公主
次女 楚国公主,早亡
三女 唐国长公主 封淑寿公主 历封温国公主、曹国公主、冀国公主、雍国公主、越国公主和燕国公主 追封唐国长公主
四女 潭国贤孝长公主 母宋贵妃 下嫁王遇。始封康国公主。历韩国公主、鲁国公主、陈国公主、郓国公主。大观二年逝世,追加封谥。
五女 郓国公主,早薨。
六女 潞国公主,早薨。
七女 邢国公主,早薨,母林贤妃
八女 邠国公主,早薨。
九女 衮国公主,早薨。
十女 徐国长公主,母朱皇后 下嫁郑王潘美之曾孙潘意。始封庆国公主,进益国公主、冀国公主、蜀国公主、徐国公主。政和三年,改称柔惠帝姬。五年薨,年三十一,追封贤静长帝姬。
希望对你有帮助!!
4,弄玉和萧史历史上有真人吗
弄玉:秦穆公之女。弄玉公主 弄玉公主,是秦穆公的另一个女儿。她是带玉出世的人,和贾宝玉一样,让周围的人对她的来历和去向肃然起敬。不过她的玉不是一出世就神奇地含在嘴里的,而是她出世那天秦穆公正好得到别人进贡的美玉,晶莹洁白,是罕有的宝贝。她周岁的时候,按风俗要“抓周”。这块美玉放在一堆小器具和小玩具中,小公主慧眼识宝,一把抓住美玉就不放手,后来成为她喜欢把玩的随身之物。于是秦穆公就给她起了个小名,叫做弄玉。 她还有个好听的绰号,叫做“玉女”。这个名称,最早就是属于她的。“玉女”的现代含义是清纯美丽、纤尘不染的大众亲情人。弄玉没有辜负这个称号,她漂亮温柔、冰雪聪明,喜欢古笙等高雅音乐。秦穆公还专门为她修建了一座露天音乐厅——凤凰台,让她对着无垠的星空表演。 史书记载 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笙,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局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 ——《列仙传拾遗》邂逅 这一天,长空如洗、明月皎皎,弄玉又吹奏起“凤凰鸣”的曲子来。乐声回荡夜空,如天上仙乐。忽然,她听到一阵袅袅的洞箫声,似乎从东方天际飘忽而下,分明和自己的曲子相和相鸣。过了一会,只见东南方天门大开,倾泻楼台,五光十色,一个美少年跨着彩凤,翩翩降落。 这位少年说:“我叫萧史,本是神仙,因为和你有缘,才应曲而来。”他们两人——应该说一人一仙,在凤凰台切磋音乐,十分情投意合。萧史不愧是神仙,箫音所达数百里。一曲奏完,引来彩云缭绕;二曲奏完,引来赤龙飞舞;三曲奏完,引来凤凰和鸣。满朝文武和凡夫俗子都赶来看这千年不遇的景象,被仙界的光芒和超炫的音乐笼罩、震撼。 乘龙快婿 秦穆公欣然把弄玉嫁给萧史,这对年轻夫妇就到华山静修。在萧史的培训下,弄玉公主离仙女的标准越来越近,她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所奏音乐可以抵达天庭。 终于有一天,上天派来两只飞行器——一条赤龙和一只才彩凤,弄玉骑着凤,萧史跨上龙,双双成仙去了。“乘龙快婿”的说法,就是打这儿来的。 弄玉和萧史,在史上都是确有其人的。那么,谁会相信这个离奇的爱情故事呢?除非有人硬要说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外星人拐走良家女孩的历史记录。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这是为了维护王室声誉而编出来的官方版本——嫁给“乘龙快婿”,总比嫁给吹喇叭的好;夫妻双双成仙,总比少男少女私奔到大山里好。 箫声传情 萧史这个人,凭姓名可以猜到他的身份。那时的老百姓也没有姓,他的才艺是吹箫,就这样喊他:“喂,箫!吹一个!”吹箫不能当饭吃,所以他谎称自己是尧帝时候的人——既然活了那么久,对历史应当搞得很清楚吧?于是,他就被王室聘用,当了个史官,是低等文职人员。所以,别人也就那样喊他:“喂,史,过来一下!”因此基本可以确定:萧史是个玩音乐的流浪艺人,在王室的历史研究所短期打工。 如果不是箫声传情,他根本不可能接触到清丽高雅、深居简出的公主。早期的箫,并不是只有一根。而是跟笙差不多,由长长短短的一排竹管组成,前面安个葫芦嘴,样子像展开的凤凰翅膀,所以叫凤箫或者排箫,吹出的声音也不是寂寥清冷的调子,而是热情繁复的。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类似凤凰和鸣,反正谁也没有听见过凤凰究竟怎么叫。吹笙箫,等于吹最高级的爱情奏鸣曲。 萧史常常听到不远的地方飘过来这样的乐曲,他记下了旋律,晚上歇工的时候,就对着那个方向吹出去。迟疑错杂的笙箫声,竟慢慢汇成和谐的“E大调对面的你是谁之小夜曲”。彼此双方难免对声音的策源地好奇,产生了同样的念头:啊,要是对方是异性,那就惨了(或者好了)。 那萧史忍不住带着他的乐器,翻过墙头跑到露天音乐厅。四目相对——哇噻!对方不止是异性,而且是相当好看的异性! 有一种理论认为,要赢得女孩的芳心,必须学会除口头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写信也可以,书面语言;送花也可以,行为语言;画画更好,图像语言;而最好的就是搞搞音乐,以后月天生具备求偶特征,声音一起,女孩就直接被催眠了。如果想进一步,借口也好找:“来,我‘手把手’教你……” 秦穆公还蒙在鼓里,积极地在各国王子中物色女婿。而这里的一对少男少女,早就有了私情,再也分不开了。 公主公主,名称的由来是什么?就是婚事由王公做主!王公一律把她们做主给王子或高官了。自己搞对象,这算怎么回事?弄玉公主这么好的条件——春秋霸主的女儿,又温柔又多情又“比优提佛”,娶过来,对国家对自己都好哩。因此,各国刚刚成年的王子都眼巴巴地盯者。忽然知道她要嫁给一个吹箫的王室雇员,还玉女哩,呸!这是怎么回事?要讨个说法嘛! 在压力之下,萧史带着弄玉逃到他的老家——华山,在那里,他们远离凡尘琐事和乌烟瘴气的世界大战,专心地你吹笙来我吹箫。不过,米呢?即使有米,谁做饭?做了饭,谁刷碗?传说中的两人不吃不喝,敢情是没吃没喝;跨凤升仙,敢情是饿死了的别称。 萧史弄玉,带着一批可以潇洒走一生的嫁妆,去到华山。弄玉公主是惟一一位争取到自由爱情的公主。萧史弄玉,成为将初恋进行到底的一对真正的神仙眷侣。
5,北宋宋英宗到底有几个儿子?
宋英宗有4子4女:
母皆宣仁圣烈皇后高氏
子:
1、神宗
2、吴荣王赵颢
3、润王赵颜,早亡
4、益端献王赵頵
女
1、魏、楚国大长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师约。
2、魏国大长公主,帝第二女,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氏。下嫁左卫将军王诜。
3、韩、魏国大长公主,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氏。下嫁张敦礼。
4、舒国公主,早亡
6,宋英宗赵曙的子女
儿子 宋神宗赵顼(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 吴荣王赵颢字仲明,初名仲糺,宋英宗赵曙次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谥曰荣。 润王赵颜,生卒年不详,宋英宗赵曙第三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赵颜很早就去世了,宋徽宗时赐名赵颜,追封为润王。 益端献王赵頵(1056年―1088年),初名赵仲恪,宋英宗赵曙第四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 女儿 长女:嘉祐八年,封德宁公主。治平三年,进封徐国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师约。治平四年,进陈国长公主。元丰八年薨,追封燕国大长公主,谥惠和。元祐四年,追封秦国大长公主。徽宗追封为魏国大长公主,又改惠和大长帝姬。 次女:嘉祐八年,封宝安公主。宋神宗登基,进舒国长公主,改蜀国长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诜。公主逝世后追封越国长公主,谥贤惠。后进封越国大长公主,累改秦国大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魏国大长公主。 三女:与魏国大长公主一同出生。初封寿康公主,改祁国公主、卫国公主,下嫁张敦礼。进冀国大长公主,改秦国大长公主、越国大长公主、楚国大长公主。政和三年,改贤德懿行大长帝姬。宣和五年逝世。 四女:舒国公主,早亡。